当前位置:首页 > 华师一新闻 >

《德育报》:魅力华师一系列之一“让关键能力成为华师一学生特有的DNA”

来源:华师一附中光谷分校 2016-06-06


名校之名,在于“名生”。学生是一所学校的名片,没有学校不希望自己的名片光鲜亮丽,可什么样的学生才称得上是“光鲜亮丽”的“名生”呢?是军政英才、科学巨擘、艺术大家,还是摘得了多少金牌、考取了哪所名校?我认为,这些都只是表象,其本质是学生是否具有得以终身发展、自立于社会的至关重要的能力。我称之为关键能力。面向未来,培养具备关键能力的人才,是我始终如一的教育追求。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经典格言:“只有调准了弦的小提琴才可以演奏。”且看,我们的国家正面临创造型人才严重缺失的现状,而我们的教育却还在那条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老路上步履蹒跚,教育工作的变革迫在眉睫。在此情形下,我们又该如何定位学校教育的目标呢?
中学是为培养创新拔尖人才奠基的阶段,我们培养的学生,起码十年以后才能走向社会。所以,决定学生未来竞争力的不是知识,而是方法、能力,最核心的是关键能力。长达6年的中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黄金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世界观形成与能力提升的关键阶段,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华师一”)理应担负起为国家培养创新拔尖人才的重任。在我看来,关键能力是学生立足社会、改变社会的根本,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和关键。正是基于这一点,2014年,从我国高中教育的实际出发,结合华师一的教育实践,我提出了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教育改革新方案,经过近两年的论证,最终将批判性思维能力、有效沟通能力、基于项目的学习能力、生活管理能力确定为华师一学生必备的关键能力。
 时代之待,现实之需
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篇这样写道:“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伴随着新世纪的曙光,全球以知识创新为标志的信息化时代到来了,知识与技能的更新换代加倍提速,令人眼花缭乱。对于拥抱者而言,这无疑是最好的时代;可对于不愿改变者来说,这也许就是最坏的时代。那么,对华师一来说,是应在怀疑与茫然中观望,还是应“赶它个天时地利与人和”呢?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登临黄鹤楼远眺,白云碧草千载依然,而时代的棋局却时过境迁、瞬息万变——
培养关键能力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
美国前教育部长理查德·赖利曾说:“2010年最迫切需要的10种工作,在2004年还没出现。”事实上,早在20世纪中后期,欧美各国的教育领导者就普遍认识到:我们必须教导现在的学生,毕业后投入目前还不存在的工作、使用根本还未发明的科技、解决我们从未想过的问题。这就要求教育应该从知识传授为主转向注重能力培养,尤其是关键能力的培养。
培养关键能力是国家深化课程改革的政策导向。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提出:“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关键能力培养将是我国教育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
培养关键能力是名校的使命和学校改革发展的需要。
近来,我看到这样一篇文章——有人说,世界上有过四个苹果。第一个是上帝给夏娃的苹果,第二个给了牛顿,第三个给了乔布斯,第四个则是中国满大街哄唱的“小苹果”。前三个苹果均代表着创新,第四个苹果却恰好相反。在今年4月19日召开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核心技术”提高到了“国之重器”的位置,再次强调创新科技人才及互联网教育的重要性。回溯十年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给中国教育管理者敲响了警钟。近几年,美国副总统拜登曾傲慢断言:“中国不足畏惧,因为中国缺乏创新能力”;美国《时代》周刊也曾嘲讽:“中国现在什么都可以制造,但什么都不能创造”。事实上,中国人并不是没有创造的天赋,而是急功近利的浮躁压制了创造力。回顾往昔,中国的创造之光曾与整个西方文明分庭抗礼,而近三十年来,我国在创造方面却捉襟见肘,只拿得出“中国制造”。就中国的国情而言,我们比任何一个国家都更加亟需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重在能力,尤其是关键能力的培养。这是中国高中名校必须直面和担负的社会责任与使命,也是学校改革发展的需要。
教育从来不能等!时代呼唤,现实亟需,名校担当,关键能力的理念一经提出,就像暗夜的光、严冬的火,即刻在校园里掀起了阵阵风雷,催动了教师们行动的脚步。似乎只是一夜之间,校园上下,人心似火;课堂内外,鼓角连天,自此,关键能力成为了华师一最鲜明的注脚。一位学生家长曾激动地握着我的手说道:“这是我认为目前面对高考升学压力的情况下,最有远见又最务实的教育理念。这么多年,华师一没有被媒体、被社会的片面宣传所绑架,而是在素质教育的探索之路上默默坚守,并且交出了一份又一份亮丽的成绩单,我向你们致敬。”
发展之基,成才之要
千水奔腾源一处,万木争荣本一根。人生,以关键能力为梯,定会耸起连天的山岳;事业,以勤奋为梯,定会展开光辉的画卷。而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逐渐将重心转向那些影响人的终身发展的能力上来。近些年来,我一直在探索那些能够让学生与世推移、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元素,它们才应当是教育的重心。
今日中国,不管是称之为“第三次工业革命”,还是大数据时代,或者是“互联网+”时代,培养的人都应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首先是身心健康,同时应具备一些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一个人的能力有许多种,而作为人才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能力,起着决定和支配作用。我们比对全球各国的研究成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结果,在学校先后组织了十几场不同层面的专题研讨会,最终就华师一学生必备的关键能力达成了共识。
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
在关键能力中,批判性思维摆在首位。批判性思维是基于思维的思维,是对思维的再审视,是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前提,其核心是独立思考和逻辑推理。美国学者多拉·豪维尔认为,“批判性思维是推动未来知识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从1991年开始,美国便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而在我国,批判性思维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多年来一直被严重忽视。一直以来,无论在家庭中、学校里还是社会上,我们始终以“乖”来定义好学生。孩子的创新品质就在这种过于强化“乖”的教育中被扼杀,如此,他们又如何能够成长为创新拔尖人才呢?我认为,这是我们的企业、我们的国家缺乏创新能力和创造力的一个根本原因。
有效沟通能力是目前中国学生普遍欠缺的能力。
当下,国际合作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非常重要。可现实是,中国学生在一些国际交流的场合中,相对来说比较内敛,不善主动表达。这可能与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相关联。有效沟通能力不仅包含基本的语言能力,也涉及认识他人和自我的能力,它是与人相处、协同合作的必备能力。这看起来似乎是外在的东西,可实际上却是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关系着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和品德。有效沟通能力涵盖语言能力,但又高于语言能力,是运用语言与人交互、沟通的能力,隐含着情商。举例而言,如果有人很能讲,讲的话却没有人听,那么,我们并不认为这个人具备有效沟通能力。
基于项目的学习强调的是主动探究和创新实践。
基于项目的学习是以学习研究学科的概念和原理为中心,以制作作品并将作品展示给他人为目的,在真实世界中借助多种资源开展实践探究活动,并在一定时间内解决一系列相互关联着的问题的一种新型的探究性学习模式。这种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小组合作为形式,要求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性问题进行探究,并通过选定项目、制定计划、活动探究、作品制作、成果交流和活动评价最终构建起新的知识体系,掌握一定的技能。
生活管理能力的提高是学生成长成熟的重要指标。
生活管理能力是一个人成长、成才、成功的基础性、关键性能力,是人立足于社会、实现个人价值与理想的必备能力,包括时间管理、情绪管理、学习管理等能力。它原本应当是学生从小就养成的能力,不应成为中学生的关键能力,但遗憾的是,我们的学生上高中后还普遍缺乏这种能力,慵懒拖沓、马虎浮躁等现象比比皆是。这一方面凸显了家庭教育在学生生活管理能力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作用与价值,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学校教育在学生生活管理能力培养上的整体缺位。
如果说身心健康和必备品格是成才的坚实基础,那么,关键能力就是必备条件。“即使三年后孩子不能上清北、不能上985、211,但他们未来在社会上的立足与发展一定很好,因为在职场上打磨了近二十的我们已经明白,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其实正是华师一正在努力培养的。”2015级13班学生戴宇萱的母亲一语道破的,正是我孜孜以求的教育理想!
 培养之径,变革之术
理想的教育,应当像空气和水一样,自由地升腾凝结,聚水为泽。恰如诗人泰戈尔的美妙诗句:“不是槌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在我看来,这才是教育的至高境界和魅力所在。关键能力的培养,涉及学校的顶层设计,需要各方面齐心协力、通力合作。其中,教师是关键,课程是载体,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评价是导向。
1.培训教师,奠定关键能力培养之基。
相比“教师是一个集体”,我更倾向于“教师是一个共同体”的提法。所谓“共同体”,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是指由多个拥有共同价值观、愿景和目标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群体内的成员通过沟通、交流、分享、协作,达成一定的共同目标。基于这种观念,我们在教师群体中倡导百家争鸣,开展教学思想大讨论,通过前期动员、学习反思、全力推进、总结提升四个环节,自上而下开展了各个层面的讨论、交流,包括干部学习、班主任研讨、教研组(备课组)交流、党员示范等,最终达到了武装教师头脑的目的,形成了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共识。
作为学校的核心力量,教师事关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成与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强调,“好老师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以各有千秋、各显身手,但有一些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质”。这些特质涵盖四个方面: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
要投身于为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伟大事业,应始终抱持这样的理想信念——“我们的教育是为人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至于道德情操和仁爱之心,一直以来都是各国人民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和期望。关于学识,美国教育学者苏尔曼曾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学科教学知识”,指特定学科内容与教学法知识的融合,旨在将特定的主题或问题进行组织或表征,以适应学习者的能力与不同需要。随后,2005年Punya Mishra和Matthew Koehler在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新的分析框架——“技术学科教学知识”。教师应该具备教学法知识、学科内容知识、技术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三者之间两两整合的知识和三者整合的知识。我们借鉴这些理论分析框架,来理解和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
2.优化课程体系,完善关键能力培养之介。
课程是学校一切教育活动的载体,学校的教育追求要通过课程得以实现,课程的多样性体现了教育的个性化与差异性。课程的发展是华师一在六十余年的办学实践中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之一。在优化课程体系、挖掘学科育人资源、实现课程多样性等方面,华师一进行了多年的实践研究。首先,完善课程结构,制定 “华一课程图谱”。一方面,我们对国家课程进行二次开发,使之适合本校学生。另一方面,我们根据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要,实行走班制,开设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其次,依据区位优势,开发丰富的优质课程资源。华师一地处中国光谷,背靠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大等高校,我们充分发挥地理优势,着力打造“光谷课程”“高校课程”和“大学先修课程”。再次,根据不同班型,对应增开校本课程。如奥赛班开设“科学家的素养”课程,邀请科学家进校园开展讲座;人文实验班开设社会专题课程;理科班的学生则开设人文艺术类课程。通过这种错位培养,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最后,严格课程评价。既要有严谨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又要有客观的课程评价,通过评价了解特定的能力培养是否到位。学生毕业时,我们会根据能力状况和学业完成情况尝试颁发三种毕业证。
3. 完善课堂教学,疏通关键能力培养之道。
课堂教学是教育改革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并非要另起炉灶,而是贯穿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一方面,变更教学组织形式。为了给学生关键能力的发展创造条件,我们努力实现小班化教学,增强课堂的互动,并通过优化任务设计、完善教师的介入与指导,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进而促进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协作。同时,我们倡导“颠倒课堂”,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课堂学习任务前置,在课堂教学中直面真实问题,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以信息化为手段,促进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教师只有运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才能实现教与学方式和课堂教学结构的根本性变革,从而呼应当前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为学生数字化能力的发展及其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数字化社会打下基础,继而真正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其一,做好信息化教育的“顶层设计”。依托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工程中心,对信息化建设进行整体规划设计;选取5名种子教师在全国范围内培养,带动全体教师向新时代“数字化教师”迈进。其二,建设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资源库。充实自建库,并通过“人人通”平台建设,让每班、每人都拥有实名制的学习、交流、分享空间,逐步实现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全面互动。其三,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大数据。记录学生自进校后的点点滴滴,囊括如学业进步、品格培养、实践活动、能力素养等过程性评价,以此作为高校选拔人才的依据,促进新高考制度的改革。
4.改进评价体系,迎合关键能力培养之需。
师生素质综合评价是学校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以师生的发展状态与水平为评价对象的教育评价活动,是对师生素质的各个方面、各个过程进行多渠道认证的教育评价活动。其综合性体现在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全程性及评价渠道的多样化。然而,目前教师评价工作中存在定位不准确、形式单一、重业绩轻技能等问题,学生综合素养评价则在评价体系上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在评价指标上过于关注学业成绩的结果,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在评价方法上过于重视笔试测验,强调量化成绩,对其他考查方式和质性评价方法不够重视;而且忽视了师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人文精神以及各学科的特殊任务等问题,使得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地发挥。 
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要求学校在教师和学生评价及管理制度建设上,从当前的以分数为主转向以能力为重,并努力使学生学业成绩的提升成为能力发展的“副产品”;国家和地方考试机构在高考、学业水平测试的命题中,应更多地体现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做到使学生的分数与能力水平相当,努力避免“高分低能”的现象;大学名校应发挥自身对教育的引领和示范作用,积极主动地引导社会舆论,在自主招生中切实履行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大胆尝试能力培养,纠正社会上流行的错误观念。
 经济的全球化与世界多元文化的交融,对人的价值观产生着巨大的冲击。华师一作为一所有社会担当的人民满意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应当怀有服务社会之理想,更要有服务社会之德才。因此,我们既应该让关键能力成为华师一学生特有的DNA,同时,又要培养他们具备责任、诚信、感恩、幽默、秩序感等良好品格,从而让学生能够于纷繁的社会之中始终保持精神的独立与宁静,用远大的抱负照亮未来,用强健的脚步丈量人生,用良好的品格完善自我,带着关键能力走向世界。